本篇文章2396字,读完约6分钟

经过记者高翔从上海出发

在浙江注册成立担保企业,一年过去了,还没有做担保业务。 在目前的浙江省,这种情况不是一个例子。

杭州中心支行副总裁李虹在浙江省政府特别会议上表示,一些担保企业已经陷入债务违约,业务萎缩,一些担保企业采取暂停担保业务的策略。

一家担保企业业内人士表示,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部分银行取消了民营担保企业的准入资格,以及担保企业自身违规未能收回资金。 然后,信用环境恶化,银行、公司、担保企业的避险心理加强。 面对挑战,担保企业何去何从?

“互保危机风险渐显 浙江部分民营担保企业零业务”

浙江省临时担保企业暂停担保

王刚(化名)去年6月在杭州周边县市注册了担保企业,但至今没有办理担保业务。 今年6月,融资性担保企业的许可证刚刚迎来转型期。 他对《每日经济信息》记者说:“有很多像我这样有驾照但没有业务的企业。 浙江省的一点担保企业其实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。 ”

“互保危机风险渐显 浙江部分民营担保企业零业务”

王刚说的情况引起了浙江当地的重视。 去年年底以来,一些中型公司被困在相互担保和盲目投资中,遭遇银行放贷,资金链有紧张或断裂的风险。 据浙江省政府监测,5月以来,出现风险的公司有60%是因为其他公司的担保付出了代价后发生了资金困难。

“互保危机风险渐显 浙江部分民营担保企业零业务”

一些被困公司向政府发函,希望政府协调,防止银行取信。 6月20日,浙江省政府召开“改善金融快速发展环境,确保经济稳定增长”研讨会。 会议上,杭州中央分行副总裁李虹直言不讳。 目前,“担保难、担保难”的问题逐渐显现,越来越明显地影响着地方金融的快速发展环境。 李虹表示,进入二季度后,资金链断裂仍在发生,公司担保、隐形相互担保风险逐渐暴露。 作为回应,一些担保企业已经陷入债务违约,业务萎缩,一些担保企业采取了暂停担保业务的战略。

“互保危机风险渐显 浙江部分民营担保企业零业务”

杭州某民营担保企业副社长苏华(化名)对“每日经济信息”表示,今年以来,公司资金链不断断裂,浙江的一些担保企业也深陷其中,领域人士也对此表示厌恶。 “平时的集会也要避开这些话题。 “同一地区的银行、小信贷企业、担保企业,很多顾客都很重叠。 一位顾客出了问题,银行、中小企业、担保企业陷入困境。 ”

“互保危机风险渐显 浙江部分民营担保企业零业务”

浙江香漏担保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雅雯对记者表示,目前较为谨慎地开展业务,首要的是对顾客的甄别认识,而不是轻易提高担保费率。 她认为,上升1%到2%并不能完全覆盖风险,中小企业的融资价格也上升了。

杭州市余杭区担保协会秘书长龚惠忠对记者说,今年以来,杭州地区融资性担保企业主要业务进展有些困难,开始了另一项业务,但资金没有收回。 但是,经过完善,目前领域的规范性有所提高。

杭州某国有担保企业总经理胡建国(化名)向记者坦言:“几年前,经济处于上升周期,一些民营担保企业业务规模大、发展迅速,形势良好、利润可观,但一旦出现问题,将损失不少钱。” 苏华表示,这一领域面临挑战,今后将面临洗牌。

“互保危机风险渐显 浙江部分民营担保企业零业务”

银行准入困难

在经济下滑、信用环境恶化的情况下,银行避险心理也在增强,进入合作担保企业的门槛越来越高。

去年12月,工商银行总行向二级分行下发了《融资性担保机构信用风险管理办法(年版)》(以下简称《办法》)。 这个《方法》提高了银行合作的门槛。 其中第二条规定:“我们银行应当与政策性担保机构进行业务合作。 政策性担保机构是指中央部委、省(市)、地市级政府全资或控股设立的专业担保机构。 ’这意味着民间融资性担保机构不能获得工商银行的准入资格了。

“互保危机风险渐显 浙江部分民营担保企业零业务”

杭州环球网董事长方兴东对《每日经济信息》记者表示,工商银行已确定发文警示风险,杭州地区其他大银行实际上也在进行同样的操作。

据苏华介绍,公司向银行贷款,在信用不足时,“买入”担保企业的信用——前提是担保企业取得银行准入信用。 如果没有取得银行的准入许可,即使公司为了担保来拜访,也不能进行业务。 几年前,银行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,与担保企业合作,漏洞也变得比较大。 但是,中担等事件曝光后,银行特别是国有大型银行暂停了与民营担保企业的合作。 一点担保企业被排挤出银行合作序列,新成立的担保企业无法获得银行准入,王刚的担保企业就是例证。

“互保危机风险渐显 浙江部分民营担保企业零业务”

浙江省信用担保协会秘书长卢绍基对《每日经济信息》记者表示,虽然一些银行对合作的担保企业有经营时间、担保规模等严格要求,但新成立的担保企业并没有业务量支撑。 因为这将陷入一个奇怪的圈子。 需要迅速业务发展的担保企业不能进行业务。

“互保危机风险渐显 浙江部分民营担保企业零业务”

出口:规模的胜利?

一些业内人士认为,担保工作风险高、费率低,意在扶持中小企业,具有较强的公益性,对民营担保企业具有挑战性。

胡建国认为,民营担保企业很难仅靠担保费生存下去。 因为,这是做一点资金业务,或者放高利贷。 但这超出了融资性担保企业的业务范围,是违规行为。 另外,从担保企业本身来看,也不能长久。 他强调,担保工作具有公益性,宜由政府主办,不适合民营公司。

“互保危机风险渐显 浙江部分民营担保企业零业务”

苏华的企业是民营公司,他认为担保企业要生存下去,只有练习内功。 “担保企业的盈利模式单一,保险费为2%~3%,政府补贴也有限。 我认为如果搞好风险和利益的平衡,扩大规模,加上政府的补助金,民营担保企业也会生存下去,活得很好。 ”

“互保危机风险渐显 浙江部分民营担保企业零业务”

作为领域协会的代表,龚惠忠也认为担保业有一定的公益性,因此政府出台政策,营造良好的环境。 另外,需要资质好、在市场上磨练了十几年的担保企业,更有领域协会的诱惑。 此外,领域的自律也非常重要。 卢绍基认为,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担保企业,如果不重视企业品牌的打造和产品创新,都不会得到市场的认同。

“互保危机风险渐显 浙江部分民营担保企业零业务”

领域面临洗牌的挑战,政府方面也有意精简机构。 日前,浙江官方公布了融资性担保领域五年快速发展计划,预计到年底将全省融资性担保机构总数从目前的676家精简为400家左右。

浙江省中小企业局副局长高建明表示,通常,成熟的融资性担保企业,担保扩大率至少在5倍以上,目前浙江省的领域水平只有3.13倍,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。 按照五年计划,到年底,浙江省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年平均担保倍率将达到4倍以上,期末将达到6倍以上。

来源:澎湃商业网

标题:“互保危机风险渐显 浙江部分民营担保企业零业务”

地址:http://www.pjstzwhg.com/pbqyzx/8700.html